貳、南靖至台灣
德潤公為洪源九世裔孫至南靖開基,後世子孫又奉為始祖,長嶺祠門聯上聯「九世開基為一世」即是謂也。
始祖德潤公(1332-1411)謚四先生號居敬,上杭洪源人氏,生于大元寧宗元年。自幼天性敏悟,博通經史,文墨過人。大元至政元年,德潤公廿五歲時,遊學四方,偶至漳州府南靖縣永豐里梅林村阪上(今名下阪),見三面瀕水一面倚山,為山明水秀之地,且對外交通閉塞,不受兵荒馬亂的世局叨擾,因此暫居阪上,教授生徒。吾公學問淵深,品性溫厚,設教不出兩年,即名揚四里,廣受村人尊重。
是日,有江西贛州府興國縣三寮村曾茂廷巡官,因避風雨借宿書館數日,見公逢人處事謙恭有禮。曾巡官鑽研地理勘輿之學,臨別時,乃擇位於阪上對面山,梅林九龍埔後山,形如走馬攀鞍踏凳一吉穴贈之,以酬吾公盛情款待。曾巡官抬眼逡巡四野,再三叮囑德潤公:緣法若至,西南十里張窖一地可以開基。
張窖(後稱張教,今名長教),地處南靖縣西北山區,四面環山,縱橫十餘里。時村內有一戶殷實人家,名張進興(後尊稱為義祖),亦是德厚之人。張家獨生一子夭故無嗣,媳婦劉十姐氏,因欲從事翁姑,不肯他適,義祖感其孝行,願將媳婦招一才智雙全之士,以成其志。
一日,德潤公偕生徒遊賞長教,義祖素聞德潤公,寬弘大度,敏悟過人,遂特意設宴款待並留宿數日。德潤公遍覽長教風光,見山川娟秀沃土膏壤,且居民善良純樸,心中頗有開闢土寧之志。
公返阪上後,義祖立即托媒說意,懇求德潤公入贅張家。德潤公以張、簡門戶兩存,日後子孫張簡兩姓共嗣而答應入贅。
大明洪武四年,吾祖德潤公在南靖縣張窖入籍,承張、簡兩姓,為永豊里九甲里里長至九年,抽充興化府平海衛莆禧,善千戶所軍一名。自此,義祖張進興視之若子,德潤公亦待之如父。
家室既定,於是德潤公重回永定上杭縣,遷其曾祖六世祖宇遠公骨骸回南靖,葬於曾巡官所贈言之梅林九龍埔後山,形如走馬攀鞍踏凳吉穴,坐癸向丁。傳言:上杭族人本不允公遷葬祖上遺骨之議,經曉之以興盛簡氏一脈大義之後,族人僅允公移遷其曾祖六世祖宇遠公兩祖妣其中一骨骸回南靖。公乃潛易六世祖宇遠公與祖妣之具名骨甕上蓋後,連夜背負骨骸回南靖梅林而遂所願。
後因劉氏堅持所傳冠張隱簡,致德潤公終日鬱鬱寡歡。張義祖乃將養女盧氏再配吾祖德潤公以傳簡裔。閩南張簡共姓,即源自於此。
長教原居有張、邱、鄭、王、牛、黃、陳等姓,德潤公入籍肇基後生八子,是為當時相當著名之南靖八大房。他姓則或衰微或外遷,使得簡姓遂成為長教主姓,至今仍為簡姓家族之祖居地。
傳至四世,裔孫即擁有雄厚財力,乃建長教「大宗祠」,今之當地政府明列為重點保護古蹟。七世設置祭祀田業,抽立三年祭田種子,祭田坐落梅林阪上,載租貳拾石存為張教大宗祠遂年祭掃,本宗支第一次立有祭田(現稱祭祀公業)即由此開始。自此,大宗祠香祀不滅,馨香萬年。
一九九二年四月十三日暨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廿九日台灣基隆南靖長嶺系二十世耀廷率台灣樹林「簡仰軒公祭祀公業」族親代表兩度專程大宗祠祭祖。
始祖德潤公(1332-1411)謚四先生號居敬,上杭洪源人氏,生于大元寧宗元年。自幼天性敏悟,博通經史,文墨過人。大元至政元年,德潤公廿五歲時,遊學四方,偶至漳州府南靖縣永豐里梅林村阪上(今名下阪),見三面瀕水一面倚山,為山明水秀之地,且對外交通閉塞,不受兵荒馬亂的世局叨擾,因此暫居阪上,教授生徒。吾公學問淵深,品性溫厚,設教不出兩年,即名揚四里,廣受村人尊重。
是日,有江西贛州府興國縣三寮村曾茂廷巡官,因避風雨借宿書館數日,見公逢人處事謙恭有禮。曾巡官鑽研地理勘輿之學,臨別時,乃擇位於阪上對面山,梅林九龍埔後山,形如走馬攀鞍踏凳一吉穴贈之,以酬吾公盛情款待。曾巡官抬眼逡巡四野,再三叮囑德潤公:緣法若至,西南十里張窖一地可以開基。
張窖(後稱張教,今名長教),地處南靖縣西北山區,四面環山,縱橫十餘里。時村內有一戶殷實人家,名張進興(後尊稱為義祖),亦是德厚之人。張家獨生一子夭故無嗣,媳婦劉十姐氏,因欲從事翁姑,不肯他適,義祖感其孝行,願將媳婦招一才智雙全之士,以成其志。
一日,德潤公偕生徒遊賞長教,義祖素聞德潤公,寬弘大度,敏悟過人,遂特意設宴款待並留宿數日。德潤公遍覽長教風光,見山川娟秀沃土膏壤,且居民善良純樸,心中頗有開闢土寧之志。
公返阪上後,義祖立即托媒說意,懇求德潤公入贅張家。德潤公以張、簡門戶兩存,日後子孫張簡兩姓共嗣而答應入贅。
大明洪武四年,吾祖德潤公在南靖縣張窖入籍,承張、簡兩姓,為永豊里九甲里里長至九年,抽充興化府平海衛莆禧,善千戶所軍一名。自此,義祖張進興視之若子,德潤公亦待之如父。
家室既定,於是德潤公重回永定上杭縣,遷其曾祖六世祖宇遠公骨骸回南靖,葬於曾巡官所贈言之梅林九龍埔後山,形如走馬攀鞍踏凳吉穴,坐癸向丁。傳言:上杭族人本不允公遷葬祖上遺骨之議,經曉之以興盛簡氏一脈大義之後,族人僅允公移遷其曾祖六世祖宇遠公兩祖妣其中一骨骸回南靖。公乃潛易六世祖宇遠公與祖妣之具名骨甕上蓋後,連夜背負骨骸回南靖梅林而遂所願。
後因劉氏堅持所傳冠張隱簡,致德潤公終日鬱鬱寡歡。張義祖乃將養女盧氏再配吾祖德潤公以傳簡裔。閩南張簡共姓,即源自於此。
長教原居有張、邱、鄭、王、牛、黃、陳等姓,德潤公入籍肇基後生八子,是為當時相當著名之南靖八大房。他姓則或衰微或外遷,使得簡姓遂成為長教主姓,至今仍為簡姓家族之祖居地。
傳至四世,裔孫即擁有雄厚財力,乃建長教「大宗祠」,今之當地政府明列為重點保護古蹟。七世設置祭祀田業,抽立三年祭田種子,祭田坐落梅林阪上,載租貳拾石存為張教大宗祠遂年祭掃,本宗支第一次立有祭田(現稱祭祀公業)即由此開始。自此,大宗祠香祀不滅,馨香萬年。
一九九二年四月十三日暨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廿九日台灣基隆南靖長嶺系二十世耀廷率台灣樹林「簡仰軒公祭祀公業」族親代表兩度專程大宗祠祭祖。
長教大宗祠
首謁大宗祠堂
德潤公入籍張家後,承張、簡兩姓,配劉、盧兩祖妣,劉氏生三子,盧氏生五子,兩人共生八子。除長房貴甫公絕嗣外,其他七大房子孫繁衍,樹大分枝,也均分立派系。
本房系承第七房曰貴智公,屬坎下(廈)派二世祖,共生四子。本房系承長房宗鑑公。
三世祖宗鑑公通曉地理,遷居坎下設「盈科堂」宗祠,無娶妻,由宗瓊公第三子惟淵公給于過養。一九九二年四月十三日暨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廿九日台灣基隆南靖長嶺系二十世耀廷率台灣樹林「簡仰軒公祭祀公業」族親代表兩度專程祭祖。
四世惟淵公,單生一子,名崇信。惟淵公生下崇信公後,年僅二十歲即不幸亡故。祖妣謝氏改嫁,時崇信公僅一歲,全賴宗叔祖惟榮公撫養成人。
五世祖崇信公生二子,本房系承二房萬通公。
六世祖萬通公生四子。本房系承歟房世鑾公。
七世祖世鑾公生三子。本房系承長房月池公。
八世祖月池公生二子。本房系承長房仰軒公。
九世祖仰軒公生五子。本房系承五房崇一公。
九世祖仰軒公,自原住坎下遷居本縣田治甲開基並創立長嶺祠,後世香祀俱入長嶺祠。附聯一首,「九世開基為一世垂世萬年祖德,坎廈流傳過嶺廈清廈瑞世弘開」。可見九世祖仰軒公之雄心大志仍不忘其根本也。
整修前之長嶺祠
原長嶺祠川堂透視
十世祖(長嶺二世)崇一公。單生一子名宜在。
十一世祖(長嶺三世)宜在公。生十子。本房系承五房朝能公。
十二世祖(長嶺四世)朝能公,生五子。
自此十三世後裔,紛紛渡海來台,創造事業。
為懷念其根本,道光十一年十二月十日由十二世嗣孫三房良祥公、五房良校(朝能)公、八房良濬公派下共設「簡仰軒祭祀公業」於台灣台北縣樹林鎮埤內(今稱備內),設立祭田,於每年歲末農曆十二月初一日召集派下嗣孫結算田租並遙祭仰軒公暨我簡氏歷代公祖媽太,以表孝思。
300年長嶺祠首次祭祖
南投草屯也是簡姓聚居地從小就住在大廳龍邊-祖廳印象中有大牌公媽立於大廳堂櫻廳有高6米寬3米--可惜古廳重建不知流落何方--為留一重劃沿革大理石供參--只寫漳州府南靖教山人--我看可能是長教人??
回覆刪除